我与浦东开发(三)
浦东开发伊始,美籍华人客商林鲁墨先生找到我,聘我成为他的常年法律顾问,同时商议与上海抽纱进出口公司合资建上海纱林服饰有限公司一事,从草拟合资合同和董事会章程,到生产基地和门市部选址,一路上都很顺利。那时的中美合资企业相当诱人,纱林服饰在淮海路雁荡路开业时,生意相当火爆,后来又在南京路的上海商城开了分店。店里出售的服饰中西合璧,既高档又时尚,在上海引发过一阵潮流。随着出口量的增加,纱林公司又与浦东金桥的永乐村合作,购置了村里的三十五亩地作为生产用地,其中所有的法律手续及合作方式,都由我们牵头并具体操作。与林先生的合作很愉快,一晃十五年过去了,至今我们还是好朋友。
除了为外商担任法律顾问外,我还受聘担任浦东新区总工会的法律顾问团成员。记得有一次我与总工会副主席一起去浦东巴士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问题,了解巴士公司职工的工资状况以及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及对工会参与工资集体协商必要性等方面做了系统的调研。回来以后,我还给新区总工会做了一份详细的书面报告,谈了我作为律师的一些建议。
在新区总工会,与劳动仲裁部门和法院民庭协调关于员工与雇主之间的劳动争议纠纷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工会的律师,我们常常从律师的视角出发,对劳动争议案中出现诸多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既完善了多方协调机制,也充实和丰富了协调的内涵并指导了多起群体纠纷的解决。
浦东的开发,从一开始就有比较完善的布局,起点较高。作为发展的基础,浦东新区当时就成立了陆家嘴金融开发区、金桥出口加工开发区以及外高桥保税区(内分三个开发公司),后来又成立了张江高科技园区,完善了浦东开发的布局。当然,现在又将南汇区合并,形成临港开发区的模式。我从一九九三年八月建所开始,就担任了外高桥保税区新发展有限公司的法律顾问,可以说事务所是与外高桥保税区一同成立,一同发展的。
外高桥保税区建设初期,从园区规划到土地出让以及具体合作项目,我与解荣春律师都出了不少力。同时,我们还在外高桥保税区新发展有限公司的办公地点设立法律咨询站,定期为入驻园区的企业服务,收到良好的效果。
除了担任浦东开发区、政府部门以及外商的法律顾问外,在涉外诉讼和仲裁方面,在涉及最新的法律前沿的诉讼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曾作为辩护人参与了浦东法院审理的全国第一件涉及到虚假注册的刑事案件。另一件全国第一的是保护外商知识产权的案件,这也是由我代理并向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和财产保全的,这些案件的社会影响都很大,对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也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当时的上海电视台和所有主流报刊都报导了该案。
此外,在西班牙家具商标侵权案中,从公证取证到实地调查,最终取得第一手证据,最后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参与了开庭,我们所做的一切得到外商的好评。
除了诉讼,我也代理中国企业对境外企业的国际仲裁活动。江苏江阴一家企业因泰国曼谷一家企业拖欠货款而引发仲裁,翻译文本、公证法律文书以及参加仲裁等一系列仲裁活动,我们都完成的非常出色,最后在执行中,我带助手去曼谷,在泰国最高法院完成仲裁执行的前期准备,又委托泰国律师对该企业的资产作了全面调查,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积累了这方面有益的经验。
除了这些诉讼和仲裁,我还在浦东新区司法局和上海市民政局民政处的指导帮助下,建立了全国第一条养老法律服务热线,由时任副市长的周太彤开通了此热线,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我们所的这条法律热线,被全国老龄办、公安部、司法部评为文明示范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