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里程被盗用是否涉及违法?
何为航空里程?
作为航空公司,为了留住客户,基本都开设了办理该航空公司的专属会员卡,对于乘坐其航空公司航班的乘客(会员)可以累计其航空里(飞行)程,而所累计的航空里程可以用作兑换机票、升舱等服务,各家航空公司各有不同。
事件的引发
“空中飞人”这一称呼,除去航空公司的机长、空乘等职业飞行人员以外,演员常年因工作原因飞往全国甚至是世界各地,也值得拥有此称号。也因为如此,相比普通人,明星的航空飞行里程往往更多。由于他们的机票经常是经纪公司或商业伙伴代订的,很少去兑换里程,这便给了“有心”之人可乘之机。
就在今年9月20日,作为演员的张萌在微博发文透露自己身份信息被盗用。就在9月19日其乘飞机的时候,发现登机牌上的会员号跟原来的完全不一样。在张萌询问柜台后,工作人员告知她这张会员卡是近期用她的身份证申请的,并且所有的信息和她的信息都对得上。而在此之前也有多名艺人的飞行里程发现被盗兑换积分的情况,涉事的航空公司曾回应表示已经将相关情况反馈上报,但至今还未得到相关回应。
航空公司监管不严,不管是明星还是更多的“空中飞人”,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从而引发的航空黑产问题则会更多。而得到此个人身份信息的人员若将该身份证信息做其他用途,如办理了银行卡,或贷款等其他行为又该如何?那么航空公司会员卡的办理是否有漏洞可钻?挪用他人里程信息又是否构成违法?
航空积分卡网上即可注册有身份证号手机号就能开卡
为了在航空市场能有竞争力,各家航空公司把航空积分卡正成为航空公司提高品牌效应、培养客户忠诚度的重要手段。旅客办理了航空公司积分卡,就可以享受到诸如里程换机票、换酒店、升舱等服务,实现与航空公司的“双赢”。有航空客服表示,通过微信小程序和公司官网和APP都可以进行会员注册。将身份信息绑定手机卡号,就可以办理会员卡。除了网上办理,旅客在购买机票时就能在购票点或机场索要入会申请表,填写后即可免费办理航空积分卡。而在飞机上,航空公司也提供会员申请服务,只需要填写一张表格就可以了。只要是开卡成功之后,今后通过该身份信息进行的每一次有效乘机(少数特价航班之外)都可以进行里程累积。在累积到一定的里程之后,就可以兑换机票等业务。
法院案例: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涉及航空积分的文书已过五十余篇。
1、中国首例盗用航空里程的刑事案例:
2010年1月至2月,李某将一个南航明珠俱乐部会员账号交给马某,马某随后冒名“陈剑波”,通过互联网将李某交给他的南航明珠俱乐部会员卡账户内的280000里程积分,以人民币24080元出售给刘某。后刘某又将上述积分高价转让给他人,最后将上述积分换成广州至迪拜等航线四张机票(票价共计人民币64340元)。
庭审中,检方建议对李某、马某处以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法院审理认为,两人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代为销售,均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鉴于两人有当庭自愿认罪、如实供述罪行等情节,可从轻处罚。据此,法院分别判处李某、马某有期徒刑两年、一年半,并处罚金三万元和两万元。
2、2019年7月,深圳南山区人民法院公布的刑事判决书显示,两机票销售工作人员聂某禹、陈某在发现航空里程数可以兑换机票转让给他人后,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在国航官网注册会员,并使用他人航空里程积分兑换66张机票,并转卖他人,以此谋取非法利益。
在案件审理中,聂某禹退赃了47张有价格记录的机票的总金额81540元,最终,其因犯诈骗罪被判6个月,并处罚金3千元;从犯陈某也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拘役4个月并罚1千元。
总结
对于航空里程被盗用,已发现的只是沧海一粟。对于频频发生的盗用事件,以及成为产业链的刑事犯罪,如何去面对和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只要有利可图,还有能够被利用的漏洞,那么中国裁判网上的判例只会越来越多。
如何判决,法律如何规范只是对已经泄露信息被人利用后的在一种处理方式和结果,如何制止信息继续泄露是现在航空公司以及相关部门要做的。航空里程用的好,的确能够便利航空公司和乘客,但如果成为了有心人违法牟利的工具,那么航空里程也就成了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