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追问十年无下文 政府专项治理疏堵点
浙江省青田县是著名的侨乡,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离国外最近的地方就是青田。”可见该县侨胞之多。2020年随着欧洲新冠疫情的传播,大批旅居欧洲的青田县油竹新区下村的侨民回到故乡,却惊讶地发现村里以前靠其糊口的大片农田没了,却在村留地上建起了三个房产项目,而村里的乡亲纷纷诉苦:“村留地出让根本没有召开过村民会议”。根据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出让村留地应当由村民会议依法讨论决定。而油竹下村村民反映的这个问题,却早在10年前就经媒体报道被公开提了出来。
2011年7月5日,《浙江法制报》刊登了《村委会为何公告拍卖又停拍?征收后拍卖开过村民会议吗》一文,报道了2011年2月24日,青田县国土资源局挂牌了青田县油竹新区油竹下村一块总面积为23934.2平方米的土地,地块由13740.2平方米安置用地和10194平方米村留用地组成,主要用于商品住宅楼开发。中标单位是该县一家房产企业——青田绿洲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洲公司),用于开发“巴黎花园”项目。文中提到:“根据浙土资发【2006】2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安置留地管理的指导意见》的规定,村级安置留地的开发利用,要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由村民会议依法讨论决定。”“但至截稿,我们未曾看到任何村民会议决定的书面材料。”
10年过去了,这个问题现在仍然悬在油竹下村村民的心头没有落实。那么除了巴黎花园房产项目之外,还有2006年启动的“绿洲花园”、2013年启动的“河滨花园”两个房产项目,使用的土地也都涉及到油竹下村村留地的开发利用。既然巴黎花园房产项目土地出让是否召开村民会议,媒体追问10年后仍没有下文,那么“绿洲花园”与“河滨花园”的情况有如何呢,村民同样反映“根本没有召开过村民会议依法讨论决定”。
2021年4月23日,青田县人们政府油竹街道办事处发给村民朱康静的《其他法定途径处理决定书》中写道:“(一)关于反映2013年1月24日花地征地事件为何不召开村民大会问题。2013年1月,因青田县建设需要,油竹下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通过由县政府向油竹下村征收村集体土地55.8亩”(指“河滨花园”)。在2013年1月24日《村民(代表)会议纪要》所附另一页《与会村民(代表)签名(印章)》上有26位村民签名。但2018年8月20日,有13位村民却签名否认参加过村民会议,也没有在地块被征的相关文件上签字。有村民指出:所签《与会村民(代表)签名(印章)》是其他会议签到。另外,《其他法定途径处理决定书》在答复“绿洲花园”项目时这样写道:“经了解,2006年,油竹下村村委会与绿洲置业公司签订合作开发协议,约定村委会将25亩村留地交绿洲置业公司开发建设。”只字未提召开村民会议一事。
10年前《浙江法制报》对青田县油竹下村巴黎花园房产开发项目所提出的,村留地出让是否依法召开过村民会议之问,同样也适用于该村“绿洲花园”与“河滨花园”这两个房产项目,但这一无法落地的媒体之问,10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悬在半空中的“天问”。
事实上,在油竹下村村留地上建造的三个房产项目已经不可逆转,那么作为村里集体财产的土地出让了,村民的利益是否能够得到保障呢?
据村民反映,2006年油竹下村村委与绿洲公司签订合作开发协议,将25亩村留用地交绿洲公司开发建设"绿洲花园",并以解决村民居住困难、营建安置房等为名,以村民名义报批农民公寓上报政府开发立项。工程完工后却坐地起价,以每平方米均价6300元出售,使村民误认为房屋售价太高无法承受,不得不放弃购房意向。有的村民已经预缴了20多万元购房预付款,也只能无奈退款。“绿洲花园”作为安置房由此最终推向市场,成了商品房。
直至2020年12月青田村村民在网上发现,2013年2月26日出版的《青田侨报》刊登了青田县购买存量房财政补助审批表,上面明确写着油竹下村有123户村民获得的“绿洲花园”安置房被售出。同时还查到,退还村民当年预付款的发票存根上明确写明,当时安置房实际销售价为每平米1300元,而不是6300元。村民们这才发现,村委与绿洲公司当年骗了他们,使他们失去了原本应该享有的安置房利益。
据2021年5月11日《法治日报》报道,中宣部、司法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方案》,要求广泛开展以民法典普法为重点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推动民法典普法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推动民法典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等。培养全社会办事依法、遇到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目前,青田县油竹下村村民和归国侨民聘请律师向丽水市监察委、信访局等部门提交了投诉信访件,希望能够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上海市律和理律师事务所接受青田县油竹下村村民的委托进行调查,根据律师调查所取证据、事实和法律向浙江省丽水市监察委员会反映油竹下村村委涉嫌违法犯罪的情况,大致分为4个部分:
1.油竹下村前村委干部骗取村民身份证审批开发项目,骗取村民身份证审批开发绿洲花园项目并造假签名转让房产;
2. 村集体自留地(油竹街道0101-22区块)在村民不知情的情况下,村集体自留地被改变土地性质开发商品房转卖;
3.“花地”地块留地也被建设商品房转卖,强征土地,致使村民丧失耕地使用权后未获得任何经济补偿;
4. 油竹下村村委会账目混乱,收入项从未公开,涉嫌存在侵占、私分集体财产的情况,请求依法审计并对全体村民公开账目。
其中在第二项中提到:
油竹下村村委在没任何通知、没有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的情况下,以村民其他会议签到签名伪造村民(代表)纪要,勾结开发商伪造民意,对政府隐瞒真相骗取批文。
2018年4月19日,开发商带领从温州等地雇佣而来300余名身穿迷彩服、手持铁棍的人员,配多台推土机,挖掘机,到油竹下村自留地(俗称花地)在补偿协议尚未签订的情况下,以暴力圈地、强拆、修建围墙,强制推平土地。并在即将收成的农作物一号地块上,将上述农作物乱砸乱砍及用推土机、挖掘机进行拉网式碾压,当即遭到广大村民的强烈抵制。有花甲农妇跪地相求、也止不了他们的暴力强拆。
2018年村自留地(花地)开发时的这一暴力行径,引发村民的愤怒抗争。正是这次抗争,暴露了问题的严重性,才促使村民们决心掀开侵占村民、村集体利益的黑幕。时至今日,仍然有3至4成村民未在旧村改造中签署任何协议。
经调查书第五条显示,强行征收的该地块安置费(含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等)由村集体统筹用于全村旧村改造。但目前村民未得到该地块征收后任何经济补偿,且村民也不知补偿款去向……
2021年6月7日村民们迎来好消息,“丽水网”发布:丽水市纪委市监委印发《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会同15家市直部门,聚焦群众身边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在全市组织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此次专项治理的重点包括执法司法、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土地住房、征迁安置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对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漠然处之、空头承诺、推诿扯皮,以及其他影响公平正义的问题。
在治理项目“农村回迁安置问题专项治理”中载明:农村回迁安置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举措:
1.摸清情况。对农村征地拆迁5年以上未安置农户调查摸底、逐户登记造册。
2.部署整改工作。部署开展农村回迁安置自查自纠和集中整改工作。
3.开展服务和督查检查。对有关县(市、区)开展征地涉及农民住房拆迁安置情况指导服务和监督检查。
4.健全长效机制。
举报电话:0578-2668929
而在治理项目“侵占农村集体资产资源问题集中治理”中载明工作举措:
1.清查规范村集体长期合同、低价合同、违规合同。
2.清查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出让情况。
3.清查规范大额资金存放情况。
4.清查规范产权交易情况。
5.清查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情况。
举报电话:0578-202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