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您有任何法律上的疑惑或对我们的服务有何意见及建议,请在此留言

在线咨询

媒体访谈 > 网友评论

陈邦理媒体访谈--《解放日报》直击全球律师APEC

转载自《解放日报》新闻视点 报道



直击全球律师“APEC”
(2004年11月5日)

  一起官司打了十年?
  起因是一把小小的弹皮弓。
  原本一桩可以无需太多周折的事,就是因为涉及到跨洋过海,纠葛一起就是十年。
  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更需法律服务的及时到位。
  就此,纽约、巴黎、伦敦、东京……来自19个世界主要城市的全球律师界最顶尖精英,昨天齐聚上海,出席2004全球主要城市律师会会长峰会,在这个被誉作“律师界APEC会议”上———
  纵谈“法律服务全球化”。
  向着全球化迈进
  此次律师界APEC会议,为期两天。会议主要探讨的是:“在WTO架构下法律服务的全球化”、“加入WTO后中国法律市场的国际化”、“国际法律技能培训”、“国际律师和国际律师事务所的执业章程、标准和技能”以及“法律服务国际化的正反论”等诸多课题。
  来自纽约的律师协会前会长艾尔·戴维斯说,很荣幸获知,今天我们开会的这个场所,就是当年签署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地方,那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那是一个“改变了世界”的全球化事件。“今天,我们的会议主题,也正是朝着全球化的方向迈进。所谓世界城市,应该具有世界化的法律服务!”
  来自汉堡的律师库里则说:“法律服务全球化,上海这次会议提出的主题,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城市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应该以法律的世界化为经济做出自己的贡献。”
  记者现场采访纽约律师协会前会长艾尔·戴维斯。一旁的上海律协会长朱洪超告诉,当年正是身为纽约律师协会会长的戴维斯,联合伦敦、巴黎、东京律协,共同发起创办了峰会,2001年在纽约开了第一届,2003年在巴黎开了第二届,“本来按惯例,是要4个发起城市先轮一回,但在去年峰会上,我们就像申奥申博一样,派代表上台作申办发言,再由与会代表投票,终于赢来主办权。那一刻,全场爆发热烈的掌声。”
  “上海,Beautiful!”戴维斯告诉,他已是第5次来上海了,自从1998年第一次来后,就喜欢上了这座活力四射的城市,很重要的一点,还有上海美丽的微笑,上海的出租车司机热情,让身有残疾的他倍感舒心。
  正是上海城市的魅力和影响力、上海律师业恢复25年来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世界同行的注目———朱会长最后如是说。
  走向世界的25年
  “25年,变化大!”年逾七旬的上海原律协会长王文正,不胜感慨。
  恢复律师制度是在1979年,“那年2月,李国机走上辩护席,这天晚上,上海电视台破天荒播放了半小时的庭辩录像。这下简直是轰动,连国外的媒体都写出了这样的大标题———中国有律师了。”
  让人们真正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至高尊严,“这大概是在1987年。”那年11月,律师郑传本,为涉嫌包庇于双戈持枪抢劫银行案的蒋佩玲作辩护,震动了整个上海甚至是全国。
  “发展到今天,很多人都知道了,打官司可以请律师,寻求法律援助,也可以找律师。就拿我们上海来说吧,无偿替困难群体打官司,这么多年来,到现在大概已有近两万件了吧。”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关明泉告诉,自2000年起,法律援助机构得到了更加的完善:从市到区县到街道乡镇,构架起了三级机构网络,在这个平台上,仅去年,上海律师共办理法律援助2488件,提供义务法律咨询13万余人次。
  是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腾飞,是改革开放,也给中国的律师们带来这样的新课题:“律师办理涉外业务,1979年以前,我们从没接触过,也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和资料。那时涉外法律法规尚不完备,涉外业务的具体做法也要从头探索。记得上海律师参与利用外资谈判,第一个是1981年10月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公司合作项目,前前后后经过13轮谈判。”上海律协会长朱洪超说:“当时,凡是条款涉及法律业务的,就由我方律师和外方律师直接交换意见,用律师的语言和方法阐明各自观点,讲清各自的法律依据,使得一些难点破解,加快了中美这一合资项目的进程。”
  正是靠着这样的探索,集体的智慧,伴随着上海的开放与改革,上海的律师们逐步开拓日益广泛的涉外法律事务,“在大量的非诉讼涉外法律事务中,除了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筹建提供多项法律服务,还对国际货物买卖、国际技术转让、房地产、建筑工程、海商海事、金融、证券以及商标领域等诸多领域承办有关涉外法律事务,逐步地走向世界。”
  上海律师新挑战
  时至今日,走向国际化,已成为昨天峰会上的热门话题、上海律师面临的全新挑战。
  在众多与会的上海律师记忆里,这起历时十年的涉外跨国官司,记忆犹新———
  还就是那把小小的弹皮弓,居然要索赔200多万美金!
  “1983年,美国发生5起从上海进口的弹弓折断伤人事件,旷日持久,官司一拖就是十年。上海律师反复查阅资料,抓住美方律师一个失误,一举促使美国法院于1995年撤消了原判,使企业免除了一大笔损失。”
  除了单个企业的洋官司,中国入世后,又频频遭遇行业反倾销,打火机、钢管、家具、纺织……上海律和理律师事务所主任陈邦理律师告诉:“记得最早是在一块汽车的挡风玻璃上,中国打赢入世后的第一宗反倾销案。”
  根据我国对服务贸易市场开放的承诺,法律服务业作为服务贸易将逐步开放,成员国的律师及律师组织的业务竞争将不可避免。上海市律师协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王小耘律师说:“我们在法律服务国际化问题上任重道远,加入WTO后,我国律师将面临着外国律师的挑战。怎么办?对我们来说,这也应该是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国际合作的机遇。除了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外,还应该从更本质的方面着手,比如说服务意识、人才培养、专业团队的协同作战,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挑战、融入世界。”
  正是为了更好地融入世界,上海律协、全国律协都在积极鼓励广大律师与国际接轨,不断拓展涉外法律服务领域,进一步加强在国际投资纠纷、国际劳资纠纷、国际知识产权纠纷、环境保护纠纷和反倾销诉讼、反垄断诉讼、反不正当竞争诉讼等诉讼领域中的参与能力。
  目前,上海已有4家律师事务所,分别在美国的纽约、西雅图和澳大利亚、德国开设了分所。昨天,朱洪超会长介绍:“它们有的从事银行金融业务,有的介入合资融贷款业务,有的代理基金股票上市,有的处理外商投资仲裁,以率先的探索带动上海律师界,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
  从昨天的会上,记者获悉:在上海律师走出去的同时,今天已有14个国家和地区的72家律师事务所,在上海开设了办事处;已有100多位国外和香港律师在沪工作,上海本地员工也已达到350多人;全球规模最大和收入最多的50家国际律师事务所中,已有一半以上进入了中国的法律服务市场……
  来自世界的声音
  今天,上海正在按照“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法治化”的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营造稳定、和谐、有序的发展环境。就上海的发展,和如何应对WTO框架下法律服务的全球化、法律服务市场的开放与管理、国际律师事务所的竞争与合作等课题,来自世界的同行们,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麦金托什(伦敦律师协会):我们聚集在一起。最重要是关注在国际化浪潮下,全世界整个法律架构的问题。我们必须对此有足够的清醒。在我看来,即使是最小的律师事务所,也不能把自己从国际舞台上挪开。比如,在国际化的今天,各国律师的职业道德其实是紧密相连的。有很多行为,和国际商务有关,就需要国际法律社会共同来解决。今天,我们彼此间应该多沟通、多合作。
  国书(东京律师协会):说到律师职业道德,我们专门建立了一个“守门人”工作组,以严格的条例规定和奖惩制度,要求专业律师应该做到三件事———第一,防止犯罪;第二,记录在案;第三当客户有可能犯罪时,有义务汇报。我想强调的是,律师的独立性,对国际服务业的发展极为重要,这也是个诚信问题,需要引起全球的共同重视。
  伊文思(巴黎律师协会):其实已经有一些沟通和交流了。比如刚刚大家谈的法律援助,在我们法国的做法,是律师协会从政府得到补助,替那些困难群体的人们打完官司后,钱再分给律师。据我所知,这和上海的做法很相像,都是为了城市的稳定、和谐、有序。我想这可能是一个司法途径救济社会的比较好的做法,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崔金衡(汉城律师协会):关于全球竞争力与国际化是一个非常好的话题。不同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法律系统,这些系统彼此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多元化的今天,这样的法律APEC会议至关重要,可以增进我们彼此之间的了解,进行国际化平台上的业务沟通与探讨。
  普莉雯(纽约律师协会):这世界越来越小,国际化热潮涌动全球。在我们美国,有一个对律师进行继续教育的制度,不断帮助其提高竞争力。我想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也应该关注,如何帮助不同国家不同法律系统下的律师,共同提高国际竞争力。我们可以分享执业经验,提高执业素质,寻求发展和合作机会。在我们纽约律师协会的网站上,就有一个长长的链接名单,可以看到全球其他城市律师协会的信息。法律界、律师界应当牢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来面对当今世界的种种挑战。

本报记者马骋 实习生陈韬
 
当前评论数:0条   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评 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