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滩的股票(续篇)
100周年诞辰
今年7月1日是上海滩股票诞生100周年纪念日。
一百年前的1920年7月1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简称物品所)在延安东路四川中路口的德士古大楼开业。创办人员是当时的商界巨头虞洽卿、闻兰亭、盛丕华等九人,主要是以证券、棉花、纱布为主要交易内容。
我儿时住在山东中路近延安路,那时这里叫洋泾浜。是填了这条浜后才有了延安东路的,故习惯上大家还是叫它洋泾浜。从山东中路到四川中路中间经过河南中路,江西中路后就是四川中路了,这里就是洋泾浜的德士古大楼,中国股票诞生地。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在当时十里洋场的上海所引起的轰动也是可想而知的。交易所里人头攒动。一排排老式电话机都是用来交割股票的,一派繁忙的景象。
是日,阳光普照,万里晴空,大楼周围车水马龙,三千余中外并可前来道贺,这是上海滩第一家华人开设的证券交易所,具有里程碑的开拓意义。
1922年后,由于交易所银根趋紧,所有股票均应声回落,就连本所股亦未能幸免。就这样交易所苦撑到1929年,其各部先后被归并。最后,轰动一时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终于黯然落幕。与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成立时间仅仅只相距半年,1921年1月,上海历史上第二家由华人开办的证券交易所,上海华商券交易所(简称华商所)正式开业。
旧上海的股票
在上海华商券交易所(简称华商所)正式开业之际,理事长夏履平先生上任后,实施多项改革措施,又兴建了一幢三层楼房,定名“证券里”。由于业务不断得到扩大,经营状况焕然一新。就在物品所倒闭后,华商所成为上海证券交易的统一市场,为远东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交易规模盛极一时。对整个中国以后的证券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电影、小说以及史料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1937年“八•一三”抗战兴起,上海沦陷。华商所一度无法经营,处于停顿状态。1943年12月,在汪伪政府的干预支持下,伪华商所重新复业开盘。到1945年初,股市逆势飞扬,进入近乎疯狂状态,股价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几乎天天涨停板。8月,日本宣布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随着汪伪政权的垮台,伪华商所寿终正寝,解体停业。
1946年9月,资本金为十亿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简称上证所)宣告成立,推选杜月笙为理事长,王志莘为代总经理。上证所的成立,标志着上海证券交易市场已形成统一的格局,成为上海当时唯一的证券交易市场, 拥有个人经纪人169名,法人经纪人如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等51家,其实力是过去历史上所无法比拟的。
新中国建立股票市场
1949年5月,上海迎来解放。面对各种投机买卖、严重扰乱市场的现状,以陈毅市长、粟裕司令员为首的上海市军管会责成中国人民银行按规定比价收兑伪金圆券、黄金、银元和美钞。同时,于6月10日下令查封上证所大楼,对从事非法活动人员进行集中审查处理。上证所正式解体,旧上海的证券市场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1990年12月19日,对上海金融界来说,是个极不平常的日子。这一天,阔别四十个寒暑的上海证券交易所,重新敲响了开张的铜锣。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龙头,上海作为国内、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又重新予以确认,尤其是在1986年9月26日,工行上海市分行选择西康路101号的网点,挂出了“证券部”牌子,一下子成了轰动国内外的重大新闻。标志着新中国股市进入实质阶段的开始也就有了本文上海滩的股票一文中所展示的各种情景。及至今日,上海已形成了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以及涵盖各种生产、生活要素等的股票市场,深交所的建立进一步扩展了中小股以及创业版的内涵。
在上海滩股市的内涵中除主版外不久以前又丰富了科创版的内容。在当今因全球疫情股市不断下挫的情况下,中国股市,上海滩的股票的春天会又什么时候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