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案笔记——律和理39周年之心得感悟
律和理律师事务所陈老师团队是一个让人有归属感、有社会责任感的团队。团队成员都是实务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为当事人着想的优秀律师,既非常好相处,也毫不吝啬于分享经验和知识,让我如沐春风。这一年从执业办案到做人做事,都从律所团队成员学到了很多,“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在漫漫人生的路途中,这一年时间可能是短暂的,但对我个人来说,确实职业中转折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来,从民事案件到刑事案件,从行政案件到特别程序,办理或参与了大大小小的案件、也面对过形形色色的当事人,对律师执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好的将理论中的法律加以实践,对理论和实践中法律的差异有了更深的理解。
回想最初心中律师职业萌芽萌发的心路历 程,作为普通一本毕业的理工科学子,因为毕业后不想从事自己本专业的工作,转而迈上了法考和考研之路。在自己逐渐深入学习法律的过程中我发现,法律学习之路是枯燥的、复杂的,法律不断更新,法律条文不断修正,作为一个法律人要有终身学习的心态。在初学法律时,觉得民法有些规定很“接地气”,刑法有着不同理论很难很复杂,行政法要用很多原则和规则规制行政机关的行为。理论如此,然不知实践中的问题更为复杂,千变万化的案件考验着每一个法律人的说理能力,如何将复杂的案情归纳到现有的法律规定之中,而不仅仅是直接应用法条那么简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而律师就是让我将理论所学与实践相结合起来的职业,也是我学习法律的初心。
2019年,我终于通过法考,同时考上上海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来到了上海。律师执业之种子,由此从萌芽到不断灌溉至今。我的初心就是成为一名能够为人排忧解难,处理复杂问题的法律人,一直以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为目标。2020年来到上海之后,作为在校法学生,我开始了找实习工作之路,应聘的目标岗位只有一个,那就是“实习律师”,上海优秀人才何其多!几经面试才勉强获得了实习的机会 ,进入到律所才发现,上海的千家律所也是形形色色,规模有大有小,是做“鸡头”还是“凤尾”,全凭个人选择。在经过几次短期实习和一年半的长期实习之后,作为执业律师的我于去年6月底,来到了律和理律师事务所陈老师团队。
来到律所最先体会到的,是团队协作的优势和重要性。通过与团队成员的紧密合作,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办案的专业技能,也提高了自己和人沟通和协作的能力。陈老师作为业界执业近40年的律师,有着丰富的办案经验,在每次团队会议讨论案件的时候,总是能够高屋建瓴的提出指导意见,引导我们案件办理的方向,总是能够一针见血的直击案件的争议焦点。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某公司的买卖合同纠纷的开庭中,由于我事先准备的仓促,当庭对于法官的提问和对方律师的庭审发言一时不知如何答辩。陈老师当庭围绕案件事实和争议的焦点,对法庭的提问泰然自若,娓娓道来,又以有力的辩解回应了对方的主张。在我看来自身已经对于案件材料比较熟悉,却还是难以应对变幻的庭审节奏。顿时体会到了团队办案的巨大优势和自己还要修炼的漫漫长路。另一方面,也感叹于陈老师惊人的记忆力,因为此案上一次开庭已过去两个月,而对于案件材料中的一些细节,陈老师依然有着清晰的记忆。
在律所接着体会到的,是团队成员面对案件无惧困难、“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办案态度。这一年间,我跟随团队也办理过一些复杂的、富有争议的案件,这其中甚至不乏现有法律司法解释未有规定的情况。作为执业才不足两年的新手律师,第一次体会到了没有代理思路、不知如何下手的困境。如几个月前的团队代理的某公司商标权侵权纠纷,委托公司作为原告主张上海某公司在云南地方的政府招投标业务中存在商标侵权行为,但委托公司既没有对方实际将商标直接投入商业使用的证据,也没有在此前的政府公告时提出质疑。团队孙律师在了解案情后,迅速提出需要到云南当地取证挖掘可用信息,因此团队及时向法院申请了调查令。在和孙律师经过云南省三地市的奔走出差后,终于调取到了关键性的证据,其中插曲不多言表,再次回到上海的我已经精疲力竭,但团队孙律师依然精力充沛,回来后有条不紊的整理证据,在上千页的材料中找到案件的关键点并进行标记。最终团队得以将证据全部提交法院,庭后围绕这份调取来的关键证据不断补充代理意见,终于以对方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欺诈行为这一要点展开代理思路。在这过程中,我体会到团队成员对复杂案件敬业负责、不断钻研的精神和态度,以及孙律师在疲倦的出差路途上办案处理多项工作的同时,还时刻对我加以照顾,让我记忆深刻。
团队在传授我办案经验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传授我做人的道理。作为职场中的新人,近三十年的成长经历中,占据时间最长的还是求学经历。来到律所的我研究生尚未毕业,心中免不了存在很多“书生气 ”,在做人和待人处事方面,“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步入社会的我阅历尚浅,自己在这方面还很欠缺。“律师是需要一个高情商的职业”,律所前辈葛律师几次和我提起,“不仅是专业技能,很多时候面对当事人可能就是细微的待人接物,就能决定是否委托案件,甚至不论以后做不做律师,都需要有‘察言观色’的能力” 。是啊,总结自己以往和当事人、法官、检察官沟通过程中,如果能够很快分析出对方话语背后表达的深层意思,在细节处多加注意,可能推动事件进展也会更加顺利。怪不得每次和葛律师出去或取证或对公沟通的过程中,葛律师总是很快取得对方的信任,快速把事情办好。这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我,使我面对事情时多思考,更快地融入这个复杂的人情社会。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回顾这一年的执业生涯,团队犹如温暖的港湾,充分的包容着我,给我各种锻炼的机会,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但在团队培养我的同时,我也深深的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如何更快速的成长自己,不惧挑战,让自己在新时代的巨浪中成为一朵卷起的雪白的浪花,唯有不断超越自我。认识自己并不断超越,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优秀的团队成员都是我的老师,感激各位的倾囊相授,我也坚信,未来在陈老师的带领下,有各位优秀的律师,律所的明天定会更加辉煌。
最后,祝律和理律师事务所39周年快乐!
贾志彬
2024年7月11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