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音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0-03-22 访问:644
这两天在看朱自清的散文,虽然时代是那么的不同,但其文章所反映的思想至今仍都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的散文文笔的优美,就如行云流水,而生生不息。如写景的《荷塘月色》,这也是人们所耳熟能详的;写情的如《背影》,父爱的感受跃然纸上。特别是《匆匆》一文,时光尤如流水,就这样悄悄地过了,这完全是现在因 “疫情”而宅家的感觉。除每天看新闻,看电视剧,看武汉和上海封城以及疫情。时光就这样匆匆溜走了。闲来无事又看看微信朋友圈。其中尤以“哨子”系列的文章,更引人入胜。其中几篇好文,如《吹哨人》、《发哨子的人》、《哨声话语的狂欢与哀伤与自由》等等。不仅文章感人,而且文笔也很好,都赶上朱自清的散文了。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这些文章大部分都无情的被“和谐”了。然而,在3月11日如《发哨子的人》被删后,更多的版本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这是人们都始料不及的。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朱自清的散文在于与时代脉搏相连,记得和平解放北平(北京)时,北平各大学的教授、学生也曾一齐静坐朗读《荷塘月色》的章节。如今的“哨子”文章也与当前抗“疫”战切切相关,且中华文字的底蕴和特点也被无限地激发,传播和接力。中国人民的文化传承与抗“疫”精神显然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相信主流媒体也迟早会加入进来,汇集成时代的最强音,奏响抗“疫”最后胜利的凯歌。
当前评论数:0条 查看全部评论